剧情简介

由苏伦执导和编剧,雷佳音、张小斐主演的《交换人生》今年春节档上映后,经由上海国际电影节“一带一路”电影巡展机制,在今年4月份举办的第45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进行了国际首映。影片讲述了大律师仲达(雷佳音 饰)在与金好(张小斐 饰)相亲之后,无意中和暗恋金好的少年陆小谷(张宥浩 饰)交换了身体,还误打误撞交换了家人,开启了有笑有泪的奇“换”之旅。通过《变形金刚7》,我们可以窥见此类“超级爆米花经典IP”不断走向崩塌的内在原因。首先,类型化叙事模式导致故事情节重复,视觉轰炸的一再循环,最终引发了电影消费者的审美疲劳。《变形金刚》系列真人电影最早于2007年被搬上大银幕,彼时的好莱坞电影工业美学的标准化生产体系,正独霸全球电影市场。作为成熟的文化工业制品,《变形金刚》系列影片讲述了符合西方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合格故事——小人物的自我救赎与成长,乃至于拯救世界;反过来,无论反派多么强大,最终都会在“正义联盟”团结与爱的加持下被打败。个人英雄主义、怪诞的世界观、冒险精神、家庭伦理、廉价的正义观、史诗般的宏大场面以及所谓的政治正确,几乎成为这种类型大片取得成功的必备要素。《变形金刚7》虽然宣称“另起炉灶”,但在叙事过程中仍然延续了该系列的类型化叙事套路与传统,与其他好莱坞系列电影(如《星际迷航》系列、《星球大战》系列、《黑客帝国》系列、《阿凡达》系列等)相比并没有任何新意,甚至把《变形金刚1》的故事重新讲述了一遍。类型叙事的低劣重复、意识形态话语上的小心思、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衰竭,以及故事情节上的乏善可陈,拼贴出这种“好莱坞式的美学怪胎”,必然不能引发观众的好奇心与“同理心”,并带来审美疲劳,甚至欣赏欲望的枯竭。这就是《变形金刚7》及相似类型好莱坞大片走向崩塌的致命诱因。

【|亚洲精品久的相关新闻】 且不说这些“帽子”根本立不住脚,光是双标姿态就在自打嘴巴。美国人自己对选角都颇有微词,到了中国咋就得包容再包容?欧洲和日韩的票房比中国更惨,怎么没人说他们审美出了问题?像这样打着政治正确的名号,把不合适的演员安在不合适的角色上,炒热度、引舆论,倒更像是一场商业广告。

猜你喜欢



Copyright (c) 2018-2023